我的戒煙 林語堂 凡吸煙的人,大都曾一時糊涂,發過宏愿,立志成煙,在相當時期內與此煙魔,決一雌雄,到了十天半個月之后,才自醒悟過來。我有一次也走入歧途,忽然高興戒煙起來,經過三星期之久,才受良心責備,悔悟前非。我賭咒著,再不頹唐,再不失檢,要老老實實做吸煙的信徒,一直到老麥為止。到那時期,也許會聽青年會儉德會三姑六婆的妖言,把它戒絕,因為一人到此時候,總是神經薄弱,身不由主,難代負責。但是意志一日存在,是非一日明白時,決不會再受透惑。因為經過此次的教訓,我已十分明白,無端戒煙斷絕我們靈魂的清福,這是一件虧負自己而無益于人的不道德行為。 在那三星期中,我如何的昏迷,如何的懦弱,明知于自己的心身有益的一根小小香煙,就沒有膽量,取架享用,說來真是一段丑史。此時事過境遷,回想起來,倒莫明何以那次昏迷一發發到三星期。若把此三星期中之心理歷程細細敘述起來,真是罄竹難書。自然,第一樣,這戒煙的念頭,根本就有點糊涂。為什么人生世上要戒煙呢?這問題我現在也答不出。但是我們人類的行為,總常是沒有理由的,有時故意要做做不該做的事,有時處境太閑,無事可作,故意降大任于己身,苦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把自己的天性拂亂一下,預備做大丈夫罷? 自然,頭三天,喉嚨口里,以至氣管上部,似有一種怪難堪似癢非癢的感覺。這倒易辦。我吃薄荷糖,喝鐵觀音,含法國頂上的補喉糖片。三天之內,使完全把那種怪癢克復消滅了。這是成煙歷程上之第一期,是純粹關于生理上的奮斗,一點也不足為奇。過了三天,我才進了魂靈戰斗之第二期。到此時,我殆憂然明白,世上吸煙的人,本有兩種,一種只是南郭先生之徒,以吸煙跟人湊熱鬧而已。這些人之戒煙,是沒有第二期的。他們戒煙,毫不費力。據說,他們想不吸就不吸,名之為“堅強的意志”。其實這種人何嘗吸煙?一人如能戒一癖好,如賣掉一件舊服,則其本非癖好可知。 但是在真正懂得吸煙的人,戒煙卻有一問題。于我們這一派真正吸煙之徒,戒煙不到三日,其無意義,與待已之刻薄,就會浮現目前。理智與常識就要問為什么,政治上、社會上、道德上、生理上,或者心理上,并無不可吸煙的規定,而為什么一人卻故意要以自己的聰明意志,違背良心,戕賊天性,使自己不能達到那心曠神怡的境地?誰都知道,作文者必精力美滿,意到神飛,胸襟豁達,鋒發韻流,方有好文出現,讀書亦必能會神會意,胸中了無窒礙,神游其間,方算是讀。此種心境,不吸煙豈可辦到?在這興會之時,我們覺得伸手拿一支煙乃惟一合理的行為;若是把一塊牛皮糖塞入口里,反為俗不可耐之勾當。我姑舉一件事為證。 我的朋友B君由北平來滬。我們正在家里爐旁敘舊。所談的無非是在乎舊友的近況及世態的炎涼。每到妙處,我總是心里想伸一只手去取一支香煙,但是表面上卻只有立起而又坐下,或者換換坐勢。B君卻自自然然的一口一口的吞云吐霧,似有不勝其樂之概。我已告訴他,我戒煙了,所以也不好意思當場破戒。話雖如此,心坎里只覺得不快,嗒然若有所失。我的神志是非常清楚的。每回B君高談闊論之下,我都能答一個"是"字,而實際上卻恨不能同他一樣的興奮傾心而談。這樣畸形的談了一兩小時,我始終不肯破成,我的朋友就告別了。論"堅強的意志"與"毅力"我是凱旋勝利者,但是心坎里卻只覺得快快不樂。過了幾天,B君途中來信,說我近來不同了,沒有以前的興奮,爽快,談吐也大不如前了,他說或者是上海的空氣太惡濁所致。到現在,我還是怨悔那夜不曾吸煙。 (有刪改) 【注】語堂不止一次強調曲默是一種"人生現",文學上的幽默是"人生觀"的表現,而且他認為幽默的人生觀是真實的、寬容的、同情的人生現。這種曲默不是較低層次的滑稽、迅樂,而是要以一種趣脫、閑適的態度現照人生,享受人生的樂趣,使生活藝術化。 文本二: 談幽默 老舍 幽默的人既不呼號叫罵,看別人都不是東西,也不顧影自憐,看自己如一活寶貝。他是由事事中看出可笑之點,而技巧的寫出來。他自己看出人間的缺欠,也愿使別人看到。不但僅是看到,他還承認人類的缺欠;于是人人有可笑之處,他自己也非例外,再往大處一想,人壽百年,而企圖無限,根本矛盾可策。千是笑里帶著同情,而幽默乃通于深奧。 諷刺必須幽默,但它比幽默厲害。它必須用極銳利的口吻說出來,給人一種極強烈的冷嘲;它不使我們痛快的笑,而是使我們淡淡的一笑,笑完因反省而面紅過耳。諷刺家故意的使我們不同情于他所描寫的人或事。幽默者的心是熱的,諷刺家的心是冷的;因此,諷劑多是破壞的。幽默者有個熱心腸兒,諷刺家則時常由婉刺而進為笑罵與嘲弄。幽默的作品也能有道德的目的,但不必一定如此。諷刻因道德目的而必須毒辣不留情,幽默則寬泛一些,也就寬厚一些,它可以諷刺,也可以不諷刺,一高興還可以什么也不為而只求和大家笑一場。 所謂幽默的心態就是一視同仁的好笑的心態。有這種心態的人雖不必是個藝術家,他還是能在行為上言語上思想上表現出這個幽默態度。這種態度是人生里很可寶貴的,因為它表現著心懷寬大。一個會笑,而且能笑自己的人,決不會為件小事而急躁懷恨。往小了說,他決不會因為自己的孩子挨了鄰兒一拳,而去打鄰兒的爸爸。往大了說,他決不會因為戰勝政敵而去請清兵。袖狹,自是,是“四海兄弟”這個理想的大障礙;幽默專治此病。嬉皮笑臉并非幽默;和顏悅色,心寬氣朗,才是幽默。一個幽默寫家對于世事,如入異國觀光,事事有趣。他指出世人的愚笨可憐,也指出那可愛的小古怪地點。世上最偉大的人,最有理想的人,也許正是最愚而可笑的人,唐吉珂德先生即一好例。幽默的寫家會同情于一個滿街追帽子的大胖子,也同情——因為他明白——那攻打風磨的題人的真誠與偉大。 (有刪改) 6.(3分)下列對文本一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通過對兩類吸煙者的對比,作者認為不以吸煙為辯好的煙民只是濫箏充數的南郭先生之徒,他們不能真正體會戒煙的痛苦。 B.站在“戒煙者”的立場,作者描寫了B君抽煙時瀟灑的舉止和愜意的神態,這是作者對于戒煙一事萌生悔意的根本原因。 C.本文題為“戒煙”,通篇卻大談戒煙的痛苦與抽煙的樂趣,文章精神似與現代科學相違迕,這恰是作者創作主張的一種體現。 D.林語堂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細節,對戒煙過程中心理和生理反映的呈現就體現出他機敏的觀察能力和積極的思考態度。 7.(3分)下列對文本二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幽默不同于諷刺,幽默要更寬厚一些,它不一定帶有道德的目的,也不一定非要諷刺。 B.幽默的心態是一視同仁的好笑的心態,這并非藝術家的專利,常人也能表現出這種心態。 C.不講究功利實用、“什么也不為而只求和大家笑一場”的幽默很難像諷刺一樣讓人自省。 D.老舍不僅在寫作內容層面對幽默進行闡釋,更在觀念精神領域對幽默進行探討與提升。 8.(6分)文本一中多處的畫線句均為問句,請簡要概括這樣寫的好處。 9.(6分)文本二指出,幽默的人“是由事事中看出可笑之點,而技巧的寫出來”,結合文本一談談林語堂算不算這樣幽默的人。 參考答案 6.B 解析:B君的舉止神態不是讓作者萌生悔意的根本原因。首先,B君的故事是為了“姑舉一件事為證”來說明第四段中表達的吸煙有益,不吸煙“反為俗不可耐之勾當”的觀點,而非有意表明這是戒煙的原因。其次,作者對于戒煙一事萌生后悔的根本原因是自己飽受戒煙的折磨,在“經過三星期之久,才受良心責備,悔悟前非”。最后,朋友即便對作者戒煙有影響,也只能算是外在影響,算不上是根本原因。 7.C 解析:“幽默很難像諷刺一樣讓人自省”無中生有。 8.①疑問句,引發讀者對戒煙原因、戒煙合理性/必要性的思考,便于行文內容的推進。②反問句,強化語氣語意,引導讀者真正認識到戒煙不易和吸煙的好處,與文章共鳴。③這五處問句都集中思考了“戒煙”一事中若干重要問題,由此表達出作者在戒煙一事上的否定態度和闡明了無需戒煙的理由/吸煙的好處。 9.①林語堂是幽默之人,他技巧地寫出戒煙這一日常帶給人的心智啟迪,以趣味橫生的筆調引起讀者的微笑。②小題大做/以小見大/夸張:把人們習焉不察的“生活瑣細”小題大作,挖掘出“小事”背后之“奧義”,如把戒煙的念頭稱作需“立志”的“宏愿”,把戒煙說成是“與煙魔決一雌雄”,用一較高低、非勝即負的決絕來加倍刻畫了吸煙者懼怕、甚至不敢想象離開了香煙的生活,從而制造輕松、溫和的小幽默。③把帶有貶義的詞語用在理智的事情上,如把戒煙看成是“走入歧途”的“頹唐”“失檢”之事/說戒煙是“一時糊涂”“神經薄弱”“身不由主”“難代負責”,經不住“誘惑”,這種異于常人的認知產生出一種陌生化的新意,使得全文穩中有奇,平中有趣,表達出對于戒煙的否定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