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應物 吏舍局①終年,出郊曠清曙。 楊柳散和風,青山澹②吾慮。 依叢適自憩,緣澗還復去。 微雨靄③芳原,春鳩鳴何處。 樂幽心屢止,遵事④跡猶遽⑤。 終罷斯結廬,慕陶⑥真可庶⑦。 注:①局:拘束。②澹:澄靜。③靄:迷蒙的樣子。④事:指政事。⑤遽:急促。⑥陶:陶淵明。⑦庶:庶幾,差不多。 (1)詩中“曠”為精神舒暢的意思,其原因是什么?(2分) (2)作者在東郊獲得了哪些樂趣?請結合詩句解釋。(3分) (3)請結合全詩,談談作者在詩中有哪些心情變化。(3分) 參考答案 (1)①作者在官府當中拘束很久了,②在東郊看見優美的景色,心胸開朗。(每點1分) (2)①在東郊,楊柳、和風、青山能夠使“我”的思慮變得澄明;②可以靠著灌木叢自由自在地憩息,沿著澗流旁任憑意愿地徘徊。③可以欣賞芳香的原野落著迷蒙的細雨,諦聽大地上的春鳩鳴啼。(每點1分,意思對即可) (3)①作者在詩歌開頭寫到“吏舍”,即“官府”,心情煩悶;②到東郊之后,看到優美的景色,心情舒暢;③最后要決心學習陶淵明,歸隱東郊。(每點1分,意思對即可) 簡析 首詩抒寫了詩人久困官舍偶爾郊游時,面對充滿生命力的美好春光陶然而醉的閑適心情,以及由此產生的棄官歸隱的念頭,表現了詩人對官場束縛的厭憎和對自由散淡生活的向往。詩中描繪的是平凡的事物和平常的景色,卻蘊涵著無限的詩情畫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