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溫庭筠《經五丈原》 鐵馬云雕共絕塵,柳營高壓漢宮春。 天清殺氣屯關右,夜半妖星照渭濱。 下國臥龍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 象床寶帳無言語,從此譙周是老臣。 注 ①象床寶帳:祠廟中神龕里的陳設。 ②譙周:諸葛亮死后蜀后主的寵臣,在他的慫恿下,后主降魏,蜀亡。 ③老臣:本是杜甫對諸葛亮的贊譽,“兩朝開濟老臣心”,這里稱譙周為“老臣”是諷刺。 參考譯文 云旗飄戰馬嘶塵頭滾滾,大軍浩蕩直奔長安古城。 函谷關西戰鼓號角正響,一顆將星墜落渭水之濱。 蜀國臥龍空自忠心耿耿,統一大業終究難以完成。 神龕里的遺像默默無語,只好讓那譙周隨意而行。 賞析 唐代詩人溫庭筠路過五丈原舊營廢址時為懷念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而創作的一首懷古詠史詩。此詩前四句寫景,以虛擬景象再現歷史畫面;后四句夾敘夾議,暗含褒貶。全詩表達了作者對諸葛亮赍志以歿的惋惜與竭智盡忠的敬仰之情,同時也對后主劉禪和譙周的投降誤國作了辛辣的嘲諷。作品風格遒勁,氣勢雄渾,感情沉重,含蘊深厚。 首聯“鐵馬云雕共絕塵,柳營高壓漢宮春”,是寫諸葛亮率領著浩浩蕩蕩的北伐大軍神速挺進,直逼曹魏,紀律嚴明的蜀軍陣營對西漢宮闕所在地長安造成了嚴重威脅。“鐵馬云雕”顯示了蜀軍聲威的雄壯,“柳營”表現了諸葛亮治軍有方的杰出軍事天才,“高壓”則反襯出蜀軍勢力雄厚,具有摧枯拉朽之威??傊?,這兩句重在刻畫諸葛亮運籌帷幄、戎馬倥傯、揮師慣戰的動人形象。 頷聯“天清殺氣屯關右,夜半妖星照渭濱”,寫正當蜀軍安營就序、關西戰云密布之時,諸葛亮不幸因積勞成疾而病逝。他的去逝,給蜀漢政權造成了無法彌補的重大損失,也給北伐大業帶來了不可逆轉的困局。“妖星”一詞頗具強烈的感情色彩,表現了詩人對諸葛亮赍志以歿、 天公不肯作美的極度惋惜之情,也暗示了災難即將降落蜀漢。 頸聯“下國臥龍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是說諸葛亮壯志不酬,主要原因是后主劉禪不聽諸葛亮生前屢次忠告,同時,當時其他種種客觀因素也在起著大小不一的阻擋作用,并非諸葛亮個人的主觀努力不夠。這就從另一個角度肯定了諸葛亮統一國家所做出的主觀努力。“空寤主”三字,既寫出了諸葛亮對劉禪不懈開導的高度歷史責任感,同時也暗示了北伐未捷的主要責任應由昏聵的后主劉禪承擔。“不由人”則表達了詩人“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的無限感嘆。 尾聯“象床寶帳無言語,從此譙周是老臣”,是說諸葛亮逝世后被人塑成神像供在祠廟中,身后名譽雖佳,但卻不再能夠參與國事,而譙周卻以妖言迷惑后主,竟被劉禪當作“老臣”加以寵信。這里,“象床寶帳”的寂寥,實際上已與首句“鐵馬云雕”聲威的雄壯形成了鮮明的對照。詩人點出亡國佞臣譙周,也隱隱含有比較二人政績之意,既譏刺譙周違背諸葛亮出師北伐統一天下的遺志,也諷刺了劉禪不能知人善任的昏庸無能, 從而進一步表現了諸葛亮挽轉乾坤、忠誠柱國的心靈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