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p17tt"><track id="p17tt"></track></pre>
<track id="p17tt"></track><track id="p17tt"><ruby id="p17tt"></ruby></track>

          <big id="p17tt"><ruby id="p17tt"></ruby></big>

          ?

          當前位置: 首頁 > 古詩三百首 > 明詩鑒賞 >

          “死猶未肯輸心去,貧亦其能奈我何?!钡囊馑技叭娰p析

          來源:海博學習網 www.kiamaartstrail.com    發布時間:2016-09-05 11:42
          “死猶未肯輸心去,貧亦其能奈我何。”的詩意:死還不能讓我屈服,貧窮又能把我怎么樣?這兩句詩即表現了他于鋒鏑牢囚中弦歌自如的充滿豪情的戰斗精神??苫靡员憩F從容戰斗,視死如歸。“死猶未肯輸心去,貧亦其能奈我何”被視為不畏強暴、貧賤不移的述志名句。

          出自明末清初黃宗羲所作的一首七絕詩《山居雜詠》
          山居雜詠
          黃宗羲
          鋒鏑牢囚取次過,依然不廢我弦歌。
          死猶未肯輸心去,貧亦其能奈我何。
          廿兩棉花裝破被,三根松木煮空鍋。
          一冬也是堂堂地,豈信人間勝著多。
          【注】黃宗羲,明末清初思想家,學者。明亡后起兵抗清,失敗后隱居著書,不仕。
          ⑴鋒鏑:形聲。從金,啇( dí)聲。本義:箭的尖頭。泛指:兵器(槍刀劍戟)。
          ⑵弦歌:典故名。義項頗多,主要有:(1).依琴瑟而詠歌。(2).指禮樂教化。(3).為出任邑令之典。(4).指禮樂 教化、學習誦讀。
          ⑶輸心:交出真心,此指內心屈服。


          簡析
          《山居雜詠》是明末清初黃宗羲所作的一首七絕詩。此詩描述出他保持著從容樂觀、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以及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風亮節。其名言"死猶未肯輸心去,貧亦豈能奈我何!”更是廣為流傳。
          槍刀劍戟,牢籠囚禁,我都從容地經歷過,仍然不能使我停止彈琴放歌。黃宗羲早年即繼承東林余緒,參與對閹黨的斗爭,明亡后曾組織抗清,歷盡艱危困苫,面臨死亡的威脅,但他依然保持著從容樂觀、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這兩句詩即表現了他于鋒鏑牢囚中弦歌自如的充滿豪情的戰斗精神??苫靡员憩F從容戰斗,視死如歸。“死猶未肯輸心去,貧亦其能奈我何”被視為不畏強暴、貧賤不移的述志名句。

          輸心:交出真心,此指內心屈服。死還不能讓我屈服,貧窮又能把我怎么樣?作者晚年隱居,過著“廿兩棉花裝破被,三根松木煮空鍋”的貧苦生活,然而清廷數次征聘均不就。他在連兩句詩中所表示的甘心貧居的堅強不屈的態度,就表現了他堅持民族節操的品格。這兩句可用以表現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風亮節。頸聯采用了白描手法來寫作者的生活狀況。二十兩棉花的破被蓋在身上,幾根松木煮著空鍋,形象地寫出了作者生活的貧苦之狀,表現了作者甘心貧居的堅強不屈的態度。
          全詩所表現的甘心貧居的堅強不屈的態度,充分表明了作者堅持民族節操的品格和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風亮節。




          相關閱讀

          康?!抖烽喿x答案附全詩翻譯賞析
          于謙《上太行》“西風落日草斑斑,云薄秋空鳥獨還
          何景明《雨夜》閱讀答案及全詩賞析
          李東陽《九日渡江》閱讀答案附賞析
          高啟《牧牛詞》閱讀答案及賞析
          瞿佑《折疊扇》“金環并束龍腰細,玉柵齊編鳳翅長

          有幫助
          (0)
          ------分隔線----------------------------
          ? 市委书记玩老妇无删除小说
          <pre id="p17tt"><track id="p17tt"></track></pre>
          <track id="p17tt"></track><track id="p17tt"><ruby id="p17tt"></ruby></track>

                  <big id="p17tt"><ruby id="p17tt"></ruby></b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