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選自《通鑒紀事本末 唐平河朔竇建德》) (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B A.“建德遺秦王世民書”與“采之欲遺誰”(《涉江采芙蓉》)中的“遺”含義相同。 B.“偃兵無日”與成語中成語“偃旗息鼓”中的“偃”含義相同。 C.“世充憑守堅城,未易猝拔”與“勢拔五岳掩赤城”(《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的“拔”含義不同。 D.“世民將驍勇三千五百人東趣武牢”與“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蘭亭集序》)中的“趣”含義不同。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B A.記室,官名。東漢置,諸主、三公及大將軍都設記室令史,掌章表書記文檄。 B.江淮,地理名詞,指江(長江)、淮(淮河)一帶,廣義上指江南、淮北地區。 C.咽喉,中醫學名詞,咽與喉的總稱。在文中是喻指險固的、重要的地理位置。 D.東都,即洛陽。班固的《兩都賦》中“兩都”指東都洛陽和西都長安。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C A.李世民和將佐商議竇建德求和一事,大家都說應避開敵人的鋒芒,而郭孝恪認為應占據武牢之險阻擋他們,乘機而動,必能打敗他們。 B.薛收指出王世充的困難是糧食不足,如果竇建德和王世充兩軍會和,幫助王世充解決了糧食問題,那么唐朝統一天下的日子遙遙無期。 C.蕭瑞、屈突通、封德彝都肯定了薛收對戰爭形式的分析,他們認為李世民的部隊疲憊勞頓,王世充憑借堅固的城池防守,不容易很快攻破。 D.李世民堅持自己的意見,采取分開兵力的策略,讓屈突通等人作為齊王李元吉的副手包圍東都,自己率領精兵勇士向東趕往武牢。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世充窮蹙,垂將面縛,建德遠來助之,此天意欲兩亡之也。 ②兩賊并力,其勢必強,何弊之承? 答案: (1)B (2)B (3)C (4)①王世充被困處境困窘,馬上就要成為階下囚,竇建德遠來救助他,這是老天要鄭夏兩國都滅亡啊。 ②兩賊合力拼爭,氣勢自然強大,還要承受什么害處呢? 【解答】(1)A.遺,送給。句意:竇建德寫信給秦王李世民。/遺,送給。句意:采了荷花要送給誰呢? B.偃,停止。句意:停戰還不知道要到什么時候。/偃,放倒。句意:放倒軍旗,停止擂鼓,秘密行軍,不暴露目標。“偃”含義不同。 C.拔,攻取。句意:王世充憑借堅固的城池防守,不容易很快攻破。/拔,超出。句意:山勢高峻超過五岳,遮掩過赤城山。 D.趣,通“趨”,趨向,奔向。句意:李世民率領精兵勇士三千五百人向東趕往武牢。/趣,通“取”,取向。句意:雖然各有各的愛好,安靜與躁動各不相同。 故選B。 (2)B.“廣義上指江南、淮北地區”說法錯誤,廣義上指江南、淮南地區。 故選B。 (3)C.“蕭瑀、屈突通、封德彝都肯定了薛收對戰爭形式的分析”分析錯誤,根據原文“蕭瑀、屈突通、封德彝皆曰:‘吾兵疲老,世充憑守堅城,未易猝拔。建德席勝而來,鋒銳氣盛,吾腹背受敵,非完策也。不若退保新安,以承其弊。’”可知,應該是“蕭瑀、屈突通、封德彝都不贊同薛收對戰爭形式的分析”。 故選C。 (4)①“窮”,走投無路,處境困窘;“蹙”,緊迫,窘迫;“垂”,臨近;“面縛”,雙手被反綁在背后而面向前,指成為犯人;“此……也”,判斷句。譯文:王世充被困處境困窘,馬上就要成為階下囚,竇建德遠來救助他,這是老天要鄭夏兩國都滅亡啊。 ②“并力”,合力;“承”,接受,承受;“何弊之承”,賓語前置句,還要承受什么害處呢?譯文:兩賊合力拼爭,氣勢自然強大,還要承受什么害處呢? 參考譯文: 起先,竇建德寫信給秦王李世民,請求唐軍退到潼關,把占領的鄭國土地歸還給王世充,大家像過去那樣和好。李世民集中將佐商議這件事,大家都說應該避開敵人的鋒芒。郭孝恪說:“王世充被困危急,馬上就要成為階下囚,竇建德遠來救助他,這是老天要鄭夏兩國都滅亡啊。我們應該占據武牢之險阻擋他們,乘機而動,必定能打敗他們。”記室薛收說:“王世充保守占據東都,府庫充實,他帶的都是江、淮一帶的精兵銳士,眼下的困難,只是糧食罷了。因為這一原因,才被我們牽制,使他求戰不能,固守也難以長久。如今竇建德親率大軍,自遠方趕來救援,也一定是帶了他所有的精銳士卒,想置我們于死地。如果放任他到達這里,兩方面的敵人會合在一起,把河北的糧食運來接濟洛陽,那么這場戰爭就剛剛開始,停戰還不知道要到什么時候,統一天下的日子,就遙遙無期了?,F今應當分兵包圍洛陽,深挖溝,高筑墻,王世充如果出兵,我們多加小心,不與他交戰。大王你親自率領勇敢善戰的士兵,首先占據成皋,訓練部隊,等待竇建德到來。以逸待勞,一定能夠克敵制勝。打敗竇建德后,王世充自然失敗,不過二十天,這兩個人就會被我們擒獲了。”李世民認為這一建議好。薛收是薛道衡的兒子。蕭瑀、屈突通、封德彝都說:“我們的部隊疲憊勞乏,王世充憑借堅固的城池防守,不容易很快攻破。竇建德乘勝席卷而來,鋒芒銳利,氣勢強盛,我們腹背受敵,這并不是完美的策略。不如撤退保新安,找他們的漏洞攻打。”李世民說:“王世充損兵折將,糧食又吃盡,上下離心離德,不需多少力量,就能打敗他。竇建德剛打敗孟海公,將領驕傲,士兵疲憊懶惰。我們占據武牢,等于扼制他的咽喉,他如果冒險與我們爭鋒,我們攻取他也十分容易。如果他猶豫不決不與我們爭戰,十天半月間,王世充首先就會潰敗。東都城破,我們兵強馬壯,氣勢自然倍增,一舉兩得,就在這次行動了。如果不盡快進兵,敵人一旦進入武牢,其他各城又都是不久前才降附我們的,必定難以堅守。兩賊合力拼爭,氣勢自然強大,哪里還有什么漏洞可找?我的決心已定了。”屈突通等人又請求解除洛陽之圍,占據險要地勢,等待形勢的變化,李世民不答應。于是分開兵力,讓屈突通等人作為齊王李元吉的副手堅持包圍東都,李世民率領精兵勇士三千五百人向東趕往武牢。從正午時出兵,經過北邙,抵達河陽,向鞏縣的方向趕去。王世充在城上遠遠看見,但不知唐軍的意圖,也不敢出去交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