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罷西夷,獨置南夷、夜郎兩縣、一都尉,稍令犍為自葆就,專力城朔方。 元狩元年。初,張騫自月氏還,為天子言身毒國去蜀不遠。天子欣然,令騫因蜀、犍為發間使王然于等四道并出,出駹,出冉,出徙,出邛、僰,指求身毒國,各行一二千里,其北方閉氐、筰,南方閉嶲、昆明。昆明之屬無君長善寇盜輒殺略漢使終莫得通于是漢以求身毒道始通滇國滇王當羌謂漢使者曰漢孰與我大 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自以為一州主,不知漢廣大。使者還,因盛言滇大國,足事親附。天子注意焉,乃復事西南夷。 三年秋,上將討昆明,以昆明有滇池方三百里,乃作昆明池,以習水戰。是時法既益嚴,吏多廢免。兵革數動,民多買復及五大夫,征發之士益鮮。于是除千夫、五大夫為吏,不欲者出馬。以故吏弄法,皆謫令伐棘上林,穿昆明池。 元鼎六年冬,馳義侯發南夷兵欲以擊南越。且蘭君恐遠行,旁國虜其老弱,乃與其眾反,殺使者及犍為太守。漢乃發巴、蜀罪人嘗擊南越者八校尉,遣中郎將郭昌、衛廣將而擊之,誅且蘭及邛君、筰侯,遂平南夷,為牂柯郡。夜郎侯始倚南越,南越已滅,夜郎遂入朝,上以為夜郎王。 (節選自《通鑒紀事本末·漢通西南夷》)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昆明之屬無君長/善寇盜/輒殺略漢使/終莫得通/于是漢以求身毒道/始通滇國滇王/當羌謂漢使者曰/漢孰與我大/ B.昆明之屬無/君長善寇盜/輒殺略漢使/終莫得通/于是漢以求身毒道/始通滇國/滇王當羌謂漢使者曰/漢孰與我大/ C.昆明之屬無君長/善寇盜/輒殺略漢使/終莫得通/于是漢以求身毒道/始通滇國/滇王當羌謂漢使者曰/漢孰與我大/ D.昆明之屬無/君長善寇盜/輒殺略漢使/終莫得通/于是漢以求身毒道/始通滇國滇王/當羌謂漢使者曰/漢孰與我大/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御史大夫:官名。秦漢時期僅次于丞相的中央最高長官,主要職務為監察、執法,兼掌重要文書圖籍。 B.中國:在古代不同時代其范圍也不同,大致統一時期多指中原,分裂時多指全國。文中是指中原地區。 C.天子:古時稱統治天下的帝王。古人認為君權神授,君主秉承天意治理百姓。文中天子指漢武帝劉徹。 D.張騫:西漢外交家。奉武帝命出使大月氏、大宛等中亞國家,對促進中外經濟文化交流做出重要貢獻。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漢武帝元朔時期,在公孫弘的強力請求下,朝廷停止了對西南夷的經營,集中全力修筑朔方郡城。 B.漢武帝元狩時期,根據王然于的匯報皇帝派出幾路使者尋找身毒國,并重新開始經營西南夷地區。 C.漢武帝元狩三年秋,官府能征發服徭役的人日益減少,皇帝下令讓違法亂紀的官吏都去挖昆明池。 D.漢武帝元鼎六年,且蘭國君因擔心被旁國入侵而拒不執行漢朝命令,最終且蘭國被漢朝大軍消滅。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弘乃謝曰:“山東鄙人,不知其便若是。” ②以昆明有滇池方三百里,乃作昆明池,以習水戰。 參考答案 10.C 11.B 12.B 13.①公孫弘于是請罪說:“我是崤山以東的見識淺顯之人,不知道設立朔方郡竟有這樣多的便利。” ②因為昆明有方圓三百里的滇池,所以挖昆明池,用來練習水上作戰。 解析 10.句意:昆明地區沒有統一的酋長,善于搶奪擄掠,經常劫殺漢朝的使者,因此,始終無法通過此地。這次,漢朝使者為了探尋身毒國的通道,才開通了滇國。滇王當羌問漢朝的使者說:“漢朝與我滇國相比誰大?”“君長”是“無”的賓語,不能斷開,排除BD。 “滇國”是“始通”的賓語,“滇王”則是“謂漢使者曰”的主語,二者之間應該斷開,排除A。 故答案為:C。 11.B. “大致統一時期多指中原,分裂時多指全國”錯誤。應該是大致統一時期多指全國,分裂時多指中原。故答案為:B。 12.B.“根據王然于的匯報”錯誤,根據原文“張騫自月氏還,為天子言身毒國去蜀不遠”可知,是根據張騫的匯報。故答案為:B。 13.得分點: (1)“謝”,請罪;“山東”,崤山以東;“鄙人”,見識淺顯之人;“便”,便利;“若是”,像這樣。 (2)“以”,因為;“方”,方圓;“滇池方三百里”,定語后置,“方三百里”的滇池;“作”,挖掘;“習”,練習。 【附參考譯文】 漢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年)冬季,漢武帝任命公孫弘為御史大夫。這個時候,朝廷剛開通西南夷,在東方設置蒼???,在北方修建朔方郡。公孫弘數次進諫,認為是以中原的疲敝不堪為代價,去開辟無用之地,請求停下來。漢武帝通過朱買臣等人以設置朔方郡的十項好處,對公孫弘進行反駁,公孫弘一個也無法回答。公孫弘于是請罪說:“我是崤山以東的見識淺顯之人,不知道設立朔方郡竟有這樣多的便利。請求放棄對西南夷、蒼海地區的經營,集中力量去經營朔方郡。”漢武帝允許了他的要求。春季,下令撤銷了蒼???。 秋季,朝廷停止了對西南夷的經營,只設置南夷、夜郎兩個縣及一個都尉,稍后又命令犍為郡自守保護,集中全力修筑朔方郡城。 漢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當初,張騫從月氏回到漢朝后,對天子說身毒國離蜀地不遠。天子很高興,命令張騫借助蜀郡、犍為郡,派使者王然于等人由駹、冉、徙與邛、僰間四道出發尋找身毒國,他們各向西行進一二千里之后,北面被氐、筰等族阻擋,南面被阻于嶲、昆明。昆明地區沒有統一的酋長,善于搶奪擄掠,經常劫殺漢朝的使者,因此,始終無法通過此地。這次,漢朝使者為了探尋身毒國的通道,才開通了滇國。滇王當羌問漢朝的使者說:“漢朝與我滇國相比誰大?”夜郎侯也提同樣的問題。因道路不通,他們都各據一方為王,不知道漢朝地域的廣大。使者回來后,都極力夸滇國是個大國,值得使他歸附。天子關注,于是又重新開始經營西南夷地區。 漢武帝元狩三年(前120年),秋季,漢武帝準備討伐昆明地區,因為昆明有方圓三百里的滇池,所以挖昆明池,用來練習水上作戰。這時候,法令越加嚴苛,許多官吏被免。戰事經常發生,但百姓多能買到五大夫的爵位以免除徭役,所以官府能征發服徭役的人日益減少。于是,朝廷便任命千夫、五大夫爵位的人為官吏,不愿出任的繳納馬匹。凡是官吏弄權玩法的,都被發配去上林苑砍伐荊棘,挖掘昆明池。 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冬季,馳義侯征發南夷兵,準備去攻打南越。且蘭的國君擔心軍隊遠行,鄰國會趁機擄掠本國的老弱婦孺,于是帶領部眾反叛,殺了漢朝的使臣和犍為郡的太守。漢朝便征調應去攻打南越由巴、蜀罪犯組成的八校尉士兵,派中郎將郭昌、衛廣率領他們去攻打且蘭國,殺了且蘭的酋長及邛君、筰侯,平定了南夷,設牂柯郡。夜郎侯起初依附于南越國,南越國被殲滅后,夜郎侯便入漢廷朝見,漢武帝封他為夜郎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