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齡 天孫①老矣,顛倒了、天下幾多杰士?蕊宮榜放,直教那、抱玉卞和哭死。病鯉暴鰓②,飛鴻鎩羽,同吊寒江水。見時相對,將從何處說起? 每每顧影自悲,可憐骯髒③骨,消磨如此。糊眼冬烘鬼夢時,憎命文章難恃。數卷殘書,半窗寒燭,冷落荒齋里。未能免俗,亦云聊復爾耳。 【注】①天孫:這里代指主考官。②病鯉暴鰓:傳說黃河龍門下游,有大魚云集,躍過龍門者化為龍,躍不過者則點額暴鰓。③骯髒:高亢剛直的樣子。④未能免俗,亦云聊復爾耳:七月初七阮咸看到北阮曬出華麗的衣服,他家貧也曬出粗布服裝,并自嘲說:“未能免俗,聊復爾耳。 9.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這首詞是蒲松齡科考失敗以后寫給同時落第的同鄉王如水的,其主旨和《聊齋志異》中諷刺科舉的小說有異曲同工之妙。 B.詞中“天孫老矣,顛倒了、天下幾多杰士?”一句充滿悲憤,直斥主考官人老昏聵,埋沒人才。 C.這首詞多用典故,如抱玉卞和、魚躍龍門、未能免俗等,其中飛鴻一躍沖天,表達了作者雖然科考失敗,但仍豪氣不減的壯志。 D.這首詞言辭辛辣,直言不諱,情緒激烈,鞭辟人里,悲憤之語發自內心,真情實感,處處顯現。 10.請結合全詞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 9.C“其中飛鴻一躍沖天”錯誤,“飛鴻鎩羽”指的是羽毛摧落,不能奮飛,喻指自己科考失??;“豪氣不減”錯誤,“將從何處說起?”一句說明作者科場失意,名落孫山,悲從中來,無比低落。 10.①表達出作者對主考官賢愚不分、頭腦糊涂的痛恨;②表明自己和王如水科場失意的郁憤難平;③作者雖痛恨科舉,并寫出“憎命文章難恃”的憤激反語,但從“未能免俗”看出,作者依然要為科舉而努力的矛盾、無奈心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