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容若 別后閑情何所寄,初鶯早雁相思。如今憔悴異當時,飄零心事,殘月落花知。 生小不知江上路,分明卻到梁溪 。匆匆剛欲話分攜,香消夢冷,窗白一聲雞。 [注]①嚴蓀友:即嚴繩孫,字蓀友,號秋水,無錫人。詞人好友。②梁溪:太湖一支流,流經無錫。 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初鶯”指春暮之時,“早雁”指秋末之時。“初鶯早雁相思” 句,是說春去秋來,無日不思念好友。 B.“如今憔悴異當時”一句,是說詞人想到好友漂泊他鄉,容顏憔悴,不由得暗自傷感,為友人擔憂。 C.“飄零”二句,是說詞人的心事只有殘月和落花知道,在表達思友之情的同時也體現了自己的孤寂。 D.“生小”二句是說詞人從來不知道江南的道路,在夢中卻分明來到了友人的故鄉??此撇缓侠?,卻寫出了思念至深。 16.本詞結尾“匆匆剛欲話分攜,香消夢冷,窗白一聲雞”中,“冷”字用得很妙,請結合這三句試做賞析。(6分) 答案: (1)B (2)這三句的意思是:在夢中剛要與你訴說離別后的諸般情形,卻被一聲雞叫驚醒,才發覺天已蒙蒙亮,熏香也已燒完,暖意散盡。“冷”字既是寫凌晨時分房內熏香燒完,自然環境的清冷,也是指詞人因與好友相逢的美夢被驚醒后內心的凄冷、悵惘。 參考答案 【解答】 (1)B.“詞人想到好友漂泊他鄉……”錯誤,“如今憔悴異當時”是說詞人自己因思念好友而容顏憔悴,與以前判若兩人,而不是指好友。另外,“好友漂泊他鄉”也沒有依據,根據下闋“分明卻到梁溪”及注解,可推知詞人的朋友應該身在故鄉無錫。 故選:B。 (2)下片寫由思念至深至切而生出夢幻,竟夢到了自己不知路途的蓀友的家鄉。但好夢難留,在夢中他剛要與好友傾訴別后的相思之意,只聽得窗外傳來一聲雄雞的鳴叫聲,突然從美夢中醒來,天邊已經顯出了魚肚白,而熏香已經燒完,暖意散盡,令人不勝悵惋。 “冷”字一語雙關,凌晨時分房內熏香燒完,自然環境自然變得清冷;而詞人與好友不得相見,便想借美夢與好友傾訴心跡,可美夢被驚醒,內心凄冷而悵惘。“冷”字更生動地表明對好友的深摯的友情,深切的懷念。 譯文: 你我分別后,你的閑情雅趣寄托在何處呢?如今因為思念你,我早已形容憔悴、異于當初,那飄零的心事只有殘月和落花懂得。 我生來不知江南之路,在夢中卻分明來到了你的家鄉梁溪,剛要與你訴說離別后的諸般情形,卻被一聲雞叫驚醒。夢中溫馨的情誼也已消逝。 賞析: 此詞是詞人寄贈好友之作,表達對好友的相思相憶之情。上闋寫詞人因思念好友而形容憔悴,其孤獨落寞之感只有殘花知曉;下闋說自己為了尋覓友人,以至于夢魂踏上了通往江南的陌生道路與友人相聚。詞人與好友不得相見,便想借美夢與好友傾訴心跡,其情誼之深,可見一斑。 上片寫春去秋來,他沒有一天不在思念好友嚴繩孫,以至于形容憔悴,與以前判若兩人。但他心中這種孤獨寂寞之感,除了零落的殘花落絮,再無人能知曉。 下片寫由思念至深至切而生出夢幻,竟夢到了自己不知路途的蓀友的家鄉,如此虛擬之筆很浪漫,很感人。但好夢難留,他剛要與好友傾訴別后的相思之意,卻突然從美夢中醒來,只聽得窗外傳來一聲雄雞的鳴叫聲,天邊已經顯出了魚肚白,令人不勝悵惋。詞人與好友不得相見,便想借美夢與好友傾訴心跡,對好友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其深摯的友情,深切的懷念,在詞中表達得淋漓盡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