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炯 塞北途遼遠,城南戰苦辛。 幡旗如鳥翼,甲胄似魚鱗。 凍水寒傷馬,悲風愁殺人。 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黃塵。 14. 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詩歌雖然以征戰者的口吻講述了遠征邊塞的軍旅生涯,但詩中的主人公豪情滿懷,信心百倍,充滿了勝利的希冀。 B. 首聯交待塞外廣袤的背景,正面描敘戰爭場景,暗寓“戰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烏可食”的悲壯場面。詩人如泣如訴的概述,浸含淚血,語言樸實真摯。 C. 頷聯描繪戰場的景象,戰旗獵獵,盔明甲亮,刀光血影隱隱可見。選擇了“幡旗”和“甲胄”兩個意象,不但抓住了古代戰場特色,也把描寫的鏡頭拉遠,突出了威武雄壯的氣魄。 D. 頸聯表面上是寫馬,實則寫人,巧妙地表達邊地苦寒不宜“稽留”之意。“悲風愁殺人”,倍添征人思鄉懷歸的愁緒。這聯詩真實地反映了廣大塞外將士的思想和情緒,也是詩人思想傾向的流露。 15. 詩的格調雄渾激越,洋溢著濃烈的愛國之情。恰如李調元載《雨村詩話》里評述的:“雄厚樸茂,猶開國風氣”。試結合尾聯簡要分析。 【答案】 14. C 15. ①戰士的心中充滿了明亮的陽光,揭示了征人光明的內心世界。他心系著祖國 ,懷著必勝的信心,繼續馳騁疆場,建功立業。與初唐邊塞詩昂揚奮發的格調一致。 ②尾句以景作結,既是描繪大漠黃沙飛揚的自然景色,也用以渲染戰爭的激烈,征塵千里遮天蔽日,充滿雄渾豪放的風格。 【解析】 【14題詳解】 本題屬于綜合考查題,考查學生對詩句的理解能力,同時考查對詩句內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觀選擇題的形式,各選項內容涉及了對詩歌的手法、形象、主題的鑒賞。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審題,即明確題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詩歌的創作背景,逐句翻譯詩句,思考詩歌中運用了哪些表現手法,再對照選項一一確認,得出答案。如本題的題干要求選出“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本題中, C項頷聯描寫的是飄揚的軍旗在寒風下獵獵作響,如同即將翱翔于天際的羽翼,閃閃發光的甲胄,在陽光的照射下如魚鱗一般閃亮。戰士們正期待著即將拉開的戰爭序幕,描寫的鏡頭應該是拉近。故選C項。 【15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鑒賞文學作品的語言,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明確題干的要求,如本題“詩的格調雄渾激越,洋溢著濃烈的愛國之情。恰如李調元載《雨村詩話》里評述的:‘雄厚樸茂,猶開國風氣’。試結合尾聯簡要分析”,然后理解“雄厚樸茂,猶開國風氣”的意思,再把握尾聯的內容,看尾聯是如何體現這“開國風氣”的。“猶開國風氣”是說本詩與初唐時候的邊塞詩昂揚奮發的風格是一致的;從標題來看,“戰城南”表明這是一首邊塞詩,而尾聯“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黃塵”意思是“微小的心意也表達了征人們光明的內心世界,征程千里,大漠黃沙飛,遮天蔽日”,最后一句“千里暗黃沙”是寫景句,這是以景作結,這一句既是描繪大漠黃沙飛的自然景色,也用以渲染戰爭的激烈,征塵千里遮天蔽日,然而戰士的心中卻充滿了明亮的陽光,“寸心明白日”句,精微入妙,詞語新穎,內涵豐富,藝術概括力強,揭示了征人光明的內心世界,他心系著祖國,懷著必勝的信心,視死如歸,繼續馳騁疆場,報效君王。而初唐時期的邊塞詩一方面展示強大的邊防和高度自信的時代風貌,另一方面表達建功立業的壯志和“入幕制度”的刺激,文人普遍投筆從戎,赴邊求功,可以說本詩的風格與其一致。
|
||||||